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

餘震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圖片引用自博客來網路書店


正如《餘震》(2010年8月初版1刷)作者張翎所述:「《餘震》是關於疼痛的。一種天災帶來的,卻沒有跟隨天災逝去的心靈疼痛。一直到我寫完最後一個字,我依舊沒有找到緩解這種疼痛的藥方。結尾處小燈千里尋親的情節是我忍不住丟給自己的止疼片。真正忍不下疼痛的,其實是我自己。」
若是王小燈不願(或者沒有力氣)去開那最後的一扇窗,沒了這樣的止疼片,我想,沒有一位讀者心裡的餘震能夠停止。誠然,在那麼小的時候就嘗盡了信任崩解的滋味,對一個孩子來說是極為殘酷的;但這不是媽媽的錯,在那樣危急的情況下,媽媽只能選擇其中的一個,然後終身承受那椎心刺骨的痛,努力讓自己與剩下的孩子活下來。
如果是我,我會怎麼做呢?我不禁這樣問自己。其實在那一刻,權力、名位,世俗的一切根本都不重要,若是孩子跟書中的小登、小達一樣小(或著更小)的話,為了剩下的孩子,我也只能做選擇其一,然後努力活下來;若是孩子夠大了,我除了要旁人救一個上來之外,一定會擠進空隙裡救另一個孩子,再不濟也要陪他一起走,至少不用再嘗一次那失去孩子的痛了。
本書除了《餘震》(描寫唐山大地震後萬小登一家的故事)讓人揪心難忍外,還有《阿喜上學》(描寫清末移民溫哥華的阿喜亟欲衝破藩籬的故事)、《向北方》(描寫新移民中越一家的故事)及《花事了》(描寫動盪的大時代花家姊妹的離合悲歡)等三篇,都是由平凡如你我的小人物角度出發,描述主人翁如何蹣跚度過漫漫歲月,面對壓力與衝突,充滿人生的況味,值得每個人細細咀嚼、品味,謹為文推薦之。